幻灯四
幻灯三
幻灯二
幻灯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机构职能 > 统一工作 >
传承“三爱”精神 守护数万人平安

本报记者 孙莹

11月28日晚,公安部首批命名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正式揭晓,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牛街派出所成为北京市获此殊荣的三家派出所之一。一代代牛街派出所民警,传承“爱人民、爱公安、爱牛街”的“三爱”精神,日夜守护着辖区内5万余人的平安,把老百姓当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家的事,用真诚换来了老百姓的真心和口碑。

尊重人民才能得到人民尊重

牛街派出所办公楼的外墙上,有9个金色的大字“爱人民、爱公安、爱牛街”,已扎根牛街22年的牛街派出所所长王鑫告诉记者,这9个字就是派出所代代相传的老传统。王鑫至今还记得,自己从警的第二年,跟着师父登门去给辖区一位穆斯林大妈送新办的居民身份证。为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不打扰大妈做礼拜,师父带着年轻的王鑫在大雪中足足等了20多分钟。当听着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们“雪人警官”时,王鑫理解了师父在风雪中对自己的叮嘱:“你得先尊重老百姓,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尊重。”

王鑫给记者讲了一个电动打气筒的故事。辖区里有位卖年糕的钱大伯,有一天吭哧吭哧蹬个三轮车来到派出所,从车上搬下一台电动打气筒,一定要送给派出所。王鑫细问究竟,钱大伯提起了三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80多岁的钱大伯骑三轮车上完货回家,路上遇到磕绊,车上的米、枣、豆子撒了一地,正巧两名牛街派出所的民警经过,他们赶忙帮钱大伯把东西一个个捡起来,用绑绳把车重新扎紧,把老人送回了家。钱大伯念着民警雪中送炭,总想感谢一下。前一阵子,老人看到民警下社区前经常给自行车打气,便花一千多元买了台电动打气筒送到派出所,希望民警们能省点力气。

这两段故事,王鑫总是说给刚入职的新警们听。“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拿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效果才能更好。拿群众当自己的家人,才能换来群众的真心。”

警察伯伯的怀抱最安全

前不久,牛街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在菜市口一居民楼内,一个3岁孩子被反锁门外,请求民警帮助。副所长沈琦和民警邱飞、郭来友顾不上吃午饭,立即赶赴现场。到现场一看,楼道里一名小男孩眼角泛着泪花,冻得直流鼻涕。沈琦赶紧蹲下身安抚孩子,给他擦鼻涕,郭来友则隔着门同家中的老人对话了解情况。

原来这户人家安装的是电子锁,那些天总是出毛病。当天上午,老两口儿准备带孩子去陶然亭玩,谁想孩子刚出门,一阵风就把门撞上了,怎么也打不开。老两口儿急得不知所措,最后拨打了派出所的求助电话。“您别着急,孩子我们领着呢,也联系了开锁公司。”民警安抚两位老人。

开锁公司来后判断了这电子锁的毛病,修理起来得费些时间。眼看着孩子站累了,老民警郭来友便坐在楼梯上,把孩子搂进怀里休息。不一会儿,孩子睡着了,打起了小呼噜。郭来友一动不动,怕吵醒熟睡的孩子,额头都渗出了汗珠。

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孩子妈妈赶回来了,看小家伙卧在警察伯伯的怀里,妈妈笑了:“他还真知道哪里安全。”又过了快一个小时,门终于打开了,三名民警这才放心回所。

“平安小剧场”安全送上门

针对近两年社会多发的治安警情和民事纠纷,牛街派出所从源头治理。一方面推出“平安小剧场”活动,派出所自己拍摄了“平安牛街”系列宣传片,在牛街各社区巡回放映。社区民警也亲自上阵,介绍防火、防盗、防诈骗知识。两年来,受宣传群众达到3千余人。

为及时跟进每一起民事纠纷,派出所还返聘了两名退休的法律专业人士。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民族文化等方式方法为地区化解各类矛盾,为辖区群众答疑解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两年来成功解决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为群众提供咨询帮助200余次。

多年的相知相伴,良好的警民关系,让牛街的社区干部、民警和居民拧成了一股绳,共同为建设平安牛街出力。社区干部把片儿警拉到社区工作群,平时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民警。2000余名牛街的老百姓无偿做志愿者,每天排班守护社区。通过持续努力,两年来牛街派出所“110”刑事、治安类警情逐年下降,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1%和22%,社会治安整体呈现良好态势。